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孙建副研究员在陆发院进行学术讲座
2020年10月19日,陆发院邀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孙建老师作为陆发学术论坛2020年第五期主讲人,在生地楼180会议室做了题为“青藏高原的植被地理特征分异及成因、全球变化下的青藏高原”的讲座。陆发院王帅教授为主持人。
孙建老师首先介绍了青藏高原独特的植被地理格局及其成因。植被格局的分异是地理条件时空分异的表现,青藏高原作为印度板块移动与亚欧大陆板块挤压隆起形成的地貌单元,具有独特的气候和植被特征,同时气候变化对高原上的植被格局产生影响。降水不仅决定植被类型边界,也是植被生产力第一限制因子。尤其是在生长季,降水对植被生产力影响更大。对青藏高原的水热分析,研究发现不同植被类型对水热响应不同,而且水热格局能够调节植被净碳吸收能力,也决定群落生物量格局。同时水热耦合可以决定碳积累速率格局和群落氮磷耦合格局,水热和土壤资源共同决定氮累计速率格局。
紧接着,孙建老师为大家讲述了全球变化下的青藏高原。作为“第三极”的青藏高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区域,在全球变化影响下,冰川面积变小,湖泊数量增加总面积变大,草地也发生了很大程度退化,这不仅与冻融、人类历史演变有关,高原上的放牧活动也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关于放牧的研究,孙老师指出目前研究的不足在于缺乏长时间序列观测、缺乏精准的控制实验和统一的标准。孙老师特别地讲到了自己在近十年针对围栏封育研究的深刻思考。最后,他强调应以中国视角解决青藏围栏封育问题。
孙老师讲完后与陆发院老师、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对青藏高原研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孙老师的讲座不仅极具科学启发,同时充满人文情怀。最后孙老师寄希望于同学们,鼓励大家树立科研理想,为科学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2020年陆发学术论坛第五期在老师、同学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