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全球气候变化和沿海地区频繁的经济活动,导致海洋环境出现严重退化。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提出在2030年之前,须采取紧急行动停止和扭转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使自然走上恢复之路。因此关注海洋生物的栖息地状况是非常关键的。
中华白海豚作为一种栖息于海岸带的大型哺乳动物,已经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确定为“易危”生物。由于栖息在生态脆弱的沿海地区,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正面临着多种人类活动的干扰,而气候变化可能会进一步改变其栖息地环境,并加剧栖息地的退化。定量地描述多种因素对中华白海豚栖息地的综合影响,可以为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栖息地的恢复提供重要帮助。
基于上述背景,刘桂林团队联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William W.L. Cheung教授团队、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的于丹丹团队,利用环境指标和海洋人类活动强度指标建立了适宜性评价模型。我们旨在: (1) 分析当前 IPHD 栖息地的适宜性;(2) 量化当前栖息地的人为压力;(3) 评估 2040-2050 年和2090-2100年四种情景下气候变化对 IPHD 栖息地分布的影响;(4) 为 IPHDs 和其他大型沿海哺乳动物的保护提供参考。
图1:研究框架
文章亮点
中华白海豚的高适宜性栖息地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海和南海。
人类活动如兼捕、海洋污染、商业航行等严重影响了中华白海豚的正常活动。
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大量已有的栖息地将会消失,适宜的栖息地会更加靠近海岸线。
建立新的海洋保护区需要考虑离海岸线的距离以及保护区的连通性。
核心内容
在现有气候条件下,印度尼西亚海、苏禄-苏拉威西海、泰国湾和马来西亚沿海等区域的不适宜区面积比其他区域大。低适宜区主要分布在缅甸和越南部分沿海地区,中适宜区集中在越南东部沿海和海南西部沿海。高适生区基本位于中国沿海地区,包括广西、广东、福建、海南和台湾水域(图2)。
图2:当前气候条件下的栖息地适宜性分布
兼捕是中华白海豚栖息地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它不仅会大量捕捞小鱼,刺网、拖网等捕鱼工具还会对中华白海豚造成伤害甚至死亡,可能导致其数量的下降。由于捕捞量增加,中华白海豚捕获的食物较少,使其会冒险进入危险区域寻找食物,从而增加了其生存风险。肥料、有机物、无机物和航运污染对中适宜区和高适宜区影响较为显著。
除了兼捕和栖息地的污染,中华白海豚面临的最严峻挑战是栖息地退化和丧失。在靠近海岸线的中、高适宜区,大规模的港口建设和土地复垦活动导致大量核心栖息地丧失。商业航行、土地利用变化等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量噪声会加速中华白海豚的听力退化,从而扰乱其正常社交互动,进而改变其运动和分布模式。
图3:不同的人为压力源对生境适宜性的影响程度
气候变化可能会严重降低了栖息地适宜性,并进一步威胁到该物种的栖息地范围。在相同的气候变化情景下,从2040~2050年到2090~2100年,总的适宜栖息地面积减少,高适宜区面积减少,中、低适宜区面积增加(图4)。适宜的栖息地面积将在赤道周围和 24°N 以北增加,但在 20°N 左右会显着减少。同时,适宜的栖息地到海岸线的最大距离明显缩短。
气候变化造成的栖息地压缩将进一步导致中华白海豚栖息地与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重叠。珠江口、台湾海峡等河口地区是传统的高适生区,也是人类活动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在可预见的未来,气候变化引起的栖息地变化将导致人类活动对该物种的栖息地产生更显着的影响。
图4: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华白海豚栖息地面积的变化
研究展望
未来需要根据适宜性评价结果合理地划定海洋保护区,尽可能地考虑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对中华白海豚栖息地造成的综合性影响,严格管控兼捕、填海造地、海洋污染等人类活动,同时提高公众对中华白海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以更好地保护中华白海豚以及其他海洋动物。
作者简介
刘桂林,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研究员,华南师大“青年拔尖”引进人才,主要从事农业遥感、自然资源遥感监测、土地利用变化、农产品地理标志、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研究。
陆永权,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遥感、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引用格式:Y. Lu, G. Liu, W. W. L. Cheung, Y. Xian, W. Chen, D. Yu. Anthropogenic footprints are invading global habitats of Indo-Pacific humpback dolphins. Geogr. Sustain., 4(1) (2023), pp. 58–69.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666683922000864